•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RSS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环境院疫期紧急开展地灾应急调查

  • 字体
  •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页

正当全国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的关键时期,根据上级精神,环境院大部分职工均采取在家办公的方式,积极配合国家减少人员流动,避免聚集性感染。但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在瞬息之间,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院负责地灾隐患排查的技术人员、各分院职工24小时坚守奋战在地灾防治一线。

铜仁分院能派遣技术员对地灾点进行技术调查

2月12日,环境院铜仁分院接到贵州武陵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文华电话,他语气沉重,在梵净山旅游公路黄泥坳与二道拐之间发生了崩塌地质灾害,希望铜仁分院能派遣技术员对地灾点进行技术调查,并提出治理意见。

分院院长杜方哥接到电话后,即与技术人员袁佐俊收集当地资料,为调查做好相关准备。2月13日一早,两人从铜仁市赶往灾害发生点。考虑到防疫工作可能导致交通不便,工作组先前往江口县自然资源局开具工作证明材料,江口自然资源局安排地灾中心主任许军强同往。

果然,一下高速,车辆就被拦停,防疫部门相关人员对车辆及人员进行了检查,看见他们乘坐的是贵A牌照的车辆,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防疫部门工作人员对贵A牌照车辆进行劝返,不予以放行。杜方哥赶紧递上开具的工作证明,说明自己一行人是到灾害点搞地灾调查的,同时拿出自己的身份证,证明虽然车辆是贵A牌照,但车上的人全是铜仁市居民,防疫部门工作人员还是不放心,又对车辆和人员重点检查了一遍,才同意放行。

虽然被拦下再三检查,面对肆虐全国的疫情,防疫部门工作人员严格、严谨、细致的工作,大家表示十分理解。过了关卡,汽车迅速驶向大伙心系的地灾点…

到达地灾点后,杜方哥立即投入紧张的应急勘查工作中,通过相关资料对比,现场数据勘查,推断出灾害发生时间应该是在2月6日夜间。目前,已堆积的体方量约200立方米左右,大部分堆积于观光车道上,导致梵净山山门至索道下站的唯一交通被阻断,造成约36m长的观光车道路损坏,庆幸的是景区内除景区工作人员无常住村民。

为了更好判断地灾形成原因,杜方哥一行立刻向武陵景区管理人员了解情况,谁知,管理人员在离杜方哥他们几米远就站定不动。杜方哥觉得很奇怪,他上前几步,管理人员就退后几步,见杜方哥还要往前走,管理人员赶紧喝止他,表示公司是属于武汉的公司,有许多武汉人,虽然大家都过了隔离期,但疫情如此严重,还是保持安全距离交流比较好。见管理方人员如此为人着想,杜方哥一行顿时觉得一股暖流环绕在心头。

地质灾害现场

于是,地灾现场就出现十分好笑的一幕,几个人互相隔了几米,扯着嗓子大声进行交流。通过这一问一答,杜方哥一行大致研判出地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早期的进山公路开挖及公路扩宽时,在公路内侧形成高陡裸露岩质边坡,不利于边坡稳定且会加速岩体的风化破坏。二是该岩性为变质岩,且处于陡峭的山脊位置,受地质营力作用及重力作用导致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不利于坡体整体稳定。三是崩落体下部存在一层一米左右厚的相对软弱基础,此次崩落主要就是上部岩体错断软弱层发生崩落的。最后就是梵净山气候潮湿,岩石长期处于湿润状态下力学性能降低,坡顶表层倾斜生长的乔木带来的偏心以及植物根劈作用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此次崩塌发生。

在了解垮塌斜坡体周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组构、工程活动、垮塌规模、堆积形态等基本特征,并初步分析了此次垮塌的形成机制后,杜方哥判断在已经发生崩塌约200余方的上部,受卸荷裂隙及软弱基座影响,仍存在近150方的危岩块体,在降雨等其他作用下可能发生再次崩落。

为此,杜方哥对景区地灾的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灾害发生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设置警示标志,封闭交通(当前疫情期间梵净山旅游关闭,基本对游客无安全隐患);其次,趁景区关闭期间,组织技术单位对整条旅游公路进行隐患再排查,确保景区开放时的安全;再次,建议考虑控制削方与边坡保护相结合的方案进行边坡治理,同时禁止爆破削方操作,要确保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地质灾害现场

面对肆虐的疫情,诡谲的病毒,医护人员、防疫部门不畏生死在疫情一线抗战,而贵州地环人,不畏艰辛奔波在地灾一线奋斗,这些地环人也是“最美逆行者”,是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奋斗的战士!环境院院长吕刚要求,要按照疫情防控与地灾防治主责主业双统筹两不误的原则,及时有效开展地灾应急防治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地灾防治同时推进,确保特殊时期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站帮助|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4-2010 www.gzdzhj.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贵州省环境地质研究所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石林西路171号贵州省地质科技园6号楼 邮编:550001 黔ICP备12000955号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0080号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